《研究是一場未知的冒險,擁抱未知、享受迷路,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》

到一個新的城市去旅行時,你會習慣看攻略和地圖,還是會試著自己到處探索看看呢?每個人願意冒的風險和承受的不確定性差異很大。很多人以為學術生涯是一個穩當的工作,適合不喜歡風險的人,教書工作本身也許如此,做研究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
做研究本身就是一場風險極大的冒險。而且,我們科學家是要踏出已知的邊界去探尋新的知識。本質上就跟去茫茫大海裡尋找大秘寶無異。你可能有地圖,過去的文獻就是地圖,但跟著地圖走,終究是在已知的範圍內,要創造新知,勢必要踏出地圖描繪的範圍。

我很喜歡影片中Uri Alon 的比喻。the cloud。迷霧。(影片見留言)

做研究就是一場在迷霧中尋找方向的過程。你以為你要從A到B,那是你的假設。真實的科學並不是這麼回事。從A到B不會是一條直線,中間會有很多障礙,繞著繞著、迷路著迷路著,會發現,X!竟然離B越來越遠了,走著走著終於走出迷霧,重見光明時,發現,天啊,我竟然在C了!

這就是研究的本質。如果你從A到B可以順利走到,恭喜你,你很有sense,但也代表,你做得離已知大概還不夠遠,最多只能發個子期刊。從A走到C,雖然慌張、迷惘、痛苦,但如果能理清走過的路,那恭喜你,你為人類的知識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,拓展了人類知識的邊界。往往這樣和預設完全不同、違反所有大家認為的道理的,才是重要的發現,也才有可能可以上CNS正刊(cell, Nature, science) 。像是之前中研院發現的無合成細胞分裂,推翻了教科書上已知的細胞分裂形式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
生物領域,好的insight 和sense 很重要,但誠實真誠的面對每一個實驗結果,尤其是意料外的結果,更是重要。誠實的坦誠的面對、勇敢的擁抱每一個意料之外的發現,去問為什麼、去深究背後的機制、去小心驗證各種可能,才能做出好的科學。

這樣的研究,沒有至少三年的時間,是幾乎不可能做出來的。所以如果不是掌握了一個很新的技術,還在技術紅利期,否則發一篇CNS,三年五年都是非常正常的時程(畢竟投出去審文章就要將近一年)。博後不一定有這樣的餘裕,博士時期是你最有餘裕去嘗試、去迷路、去練習在迷霧中定位找方向的時期。如果沒有經濟壓力,博士念久一點真的無妨。如果能學會踏出未知、在未知中找到方向和走出自己的路的能力,那博士念久一點也很值得。

享受迷路、擁抱未知,用好奇心和觀察力去欣賞每一個新的風景。畢竟科學家最珍貴的能力,就是踏入未知的勇氣和能在迷霧中找到方向走出迷霧的方向感!

迷路的痛苦是真實的,但走出迷霧發現新路的快樂也是真實的。共勉之!